《鸣潮》中的釉瑚以海与瓷之间的联系为核心观念。她身上带着潮声与釉火的气息,仿佛从潮汐边缘走来,指尖的光泽似薄薄珊瑚壳,被海风抚阅。创作者希望通过她传达海的记忆与手作的温度,让观众初见便听见海浪低语与釉色的脆响。她的名字在银白灯光下闪烁,像海底灯笼,也像破晓前的雾气,指向一座未完的工坊与一段等待醒来的传说。

设定的年龄是二十四岁,来自海岬工坊,擅长以海盐与细沙调色。性格温润却带执拗,愿为每一下釉面缀回海的回声。她言语平静,能在镜面下看见他人心思,喜欢把碎片记忆拼成海图。力量以潮汐为媒介,情绪随海潮起伏,物品在灯下可缓缓回到原始质地。
立绘强调质感与光影对话。主色调为海绿与乳白,点缀深蓝纹线与铜色边饰,宛如海滩贝壳在日光下闪动。服饰分层以长袍与披风为主,胸前鱼鳞纹样显眼,腰间系海玻璃扣件。发型如潮水卷起的浪花,发饰为珊瑚枝,耳坠透明薄片,兼具美观与风声质感。整套设计传达沉静的优雅和将海变作记忆的能力。
设计意图让观众感受工坊的温度,墙上悬着待成的釉坯,桌上有正在晾干的海盐。斜顶光从上方洒落,像月光照海面,反射出颗粒的细腻。动作以缓和步伐为主,手指在釉面勾勒细线,仿佛复原潮汐的历史。釉瑚的立绘不仅塑造人物背景,也成为叙事线索,提示观众关注物件背后的记忆与情感的流动。
与她对话时,观众会听见低沉的海鸣,仿佛远处礁石传来。她的故事并非孤立,海与手艺相互映照,呈现传承与选择的主题。通过她的形象,创作者想让耐心与温柔成为穿透喧嚣的力量。愿读者在故事推进中,找到属于自己的潮汐节拍。